開放印度移工 勞動部:以製造業為主 初期不超過千人

台灣計畫引進印度移工,讓移工議題受到關注。勞動部長何佩珊今天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引進模式將採直聘及仲介雙軌並行,以製造業為主,初期將採小規模試辦,引進人數不會超過1000人,目前也沒有確切時程,大概要一年多後才看得到。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23日邀請勞動部長何佩珊(前)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中央社)
勞動部長何佩珊(前)26日在立法院表示,開放印度移工以製造業為主,初期將採小規模試辦,引進人數不會超過1000人。(中央社資料照)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聯席審查台灣與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朝野立委關注台灣開放印度移工的人數及產業別,以及後續配套作業。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報告指出,台印MOU未來推動有四大重點:

第一、初期將採小規模試辦方式引進

第二、優先推動直聘並評選優質仲介受託引進

第三、確保印度移工不影響國內安定

第四、協助印度移工能適應語言宗教文化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質詢指出,若採取直聘,勞動部是否已建立單一窗口、選工機制?

何佩珊表示,勞動部採用雙軌並行,一方面用直聘,一方面也會評選優質仲介。直聘部分還在摸索中,並嘗試推動新的直聘方式,與現行直聘不一樣。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質詢指出,台印MOU協議提到總額與名額都由台灣方面決定,入境人數多寡台灣有主導權,未來是針對製造業中的哪個行業別開放。

何佩珊表示,勞動部有徵詢工總意見,但必須等MOU通過後再去訪問產業雇主意見,讓雇主確定到底那個業別最需要。

林月琴詢問,小規模試辦會先引進多少人?何佩珊表示,其實會非常少,初期不會超過1000人。

國民黨立委廖偉翔詢問,印度移工開放時程為何?何佩珊表示,沒有確切時程,大概要一年多後才看得到。

廖偉翔追問,若一年後試辦可行,是否二、三年後擴大至1、2萬人?何佩珊表示,過去蒙古國移工曾有失敗案例,這牽涉到移工來台後是否適應,「當然要逐步進行」。

(責任主編:莊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