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農業屬於第一級產業,包括作物種植、畜牧、漁業養殖、林業等活動,負責主副食和經濟作物供應。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4/08/14 | 讀者投書

野性進鄉,在美濃的五天:我一天工作兩小時就賺了幾千塊,能不開心嗎?

如果有人要送我一座��,「所有的水都會來自溪流、天空、砂和砂之間的縫隙」。野蓮漂流工作室與美濃農村田野學會在今年7月舉辦了「野籽:夏耘農村青年營」,帶領青年們走進美濃的農村中,透過親身感受農村生活,創造出更有連結性的地方經驗。

2024/08/12 | 精選書摘

《王的莊稼》:「收稅」概念是怎麼來的?很可能是多數協商的成果而非被脅迫

第一部西方科學視角的早期中國環境史專書!人類從狩獵採集到農耕養殖,是自然演進或人為操弄?人類是眾多動物中的區區一種,竟發展為支配所有物種?本書從早期中國的環境生態著手,探究地理環境、國家戰爭、社會制度與王權的起源?如何讓「以農立國」的概念深植人心?

2024/05/20 | 精選書摘

卜正民《價崩》:萬曆皇帝透過《饑民圖說》知道饑荒迫在眉睫,他決定親自著手賑濟

1644年,明帝國在歷經近三百年的穩定與繁榮後滅亡了。後世許多歷史學家將明朝衰亡歸咎於崇禎能力不足或外患滿人入侵,但實情則更為複雜與意想不到。藉由對明代經濟與社會民生的紮實研究,本書對中國歷史提出了一項全新觀點,探討全球氣候變遷如何導致明朝終結。

2024/04/06 | 精選轉載

竹科內外,種晶片也種米稻:陽明交大莊雅仲帶你探索新竹的多重宇宙

莊雅仲提醒,竹科擴張帶來的矛盾,不能簡單化約為土地資源與文化價值觀的競爭。一方面,我們會在新聞上看到面臨家園被徵收的居民,頭綁布條在公聽會上抗議,甚至帶著稻穗北上示威。但另一方面,被徵收者內部其實仍存有不同聲音,認為被徵收其實更符合經濟利益,希望家鄉能跟上竹科核心區域的發展。

2024/02/10 | 中央通訊社

窗台變菜圃、學生成立校內產銷公司,高雄新上國小食農教育10年有成

食農教育讓學生不再只是從書中了解食材,而是真的看到、摸到這些作物,自主多元的栽種讓學生從播種開始變有責任感,更順勢延伸出產業鏈,像是花草植物可製成茶包,「每次採收販售都秒殺,學校也跟學生契作,作為伴手禮送給貴賓。」

2024/01/27 | 王昱晴

【國際新聞圖輯】阿根廷罷工「小丑」現身、玻利維亞「許願節」、馬克宏任印度國慶日主賓

26日是印度的「共和國日」,紀念共和國憲法落成,地位與國慶日相當。在這一天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辦閱兵和遊行慶典,除了有經典的騎兵隊、沙漠駱駝隊、女兵重型機車特技隊,為了受邀擔任主賓的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印法兩國的戰機也一同飛越印度上空,共襄盛舉。

2024/01/11 | 德國之聲

德國農民用曳引車封鎖高速公路入口,他們到底在抗議什麼?

德國財政出現600億歐元的大窟窿後,政府被迫執行緊縮措施,其中包括取消對農民的一些優惠政策。此舉引發農民憤怒的抗議,將曳引車開��高速路或者市中心示威。

2024/01/03 | Taiwan Business TOPICS Magazine

中國封殺、氣候變遷、自給率下降⋯⋯台灣面臨糧食自給危機,你的餐桌準備好了嗎?

台海緊張局勢以及外界對中國可能試圖封殺台灣貿易的猜測,再次引起各界對食品安全以及糧食自給自足程度的擔憂。同時,因人口成長和農地轉為工業用途的流失,以及年輕人對從事農業工作的興趣缺缺和飲食偏好巨大轉變,也都為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帶來了影響。

2023/12/21 | 中央通訊社

習近平提「千萬工程」浙江經驗,躍為中共「三農」工作聖經,全面落實國家糧食安全

習近平要求,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公開���料顯示,習近平推出的「千萬工程」,2018年獲得聯合國授予「地球衛士獎」中的「激勵與行動獎」。

2023/12/20 | 精選書摘

《自由與干預》:「看不見的手」到底在自由市場扮演什麼角色?

距今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美國政府兩度緊急干預市場,自由市場的概念遭遇嚴重考驗。曾獲頒麥克阿瑟「天才獎」的雅各・索爾,深入淺出地梳理出我們如何走到這個當前危機,以及如何通過回顧自由市場思想的千年歷史來找到出路。從古羅馬到21世紀、從西塞羅到弗里德曼,雅各・索爾追蹤了自由市場的思想演變,主張我們必須回到自由市場思想的起源,才能真正理解它,並制定新的經濟概念來應對當今的挑戰。

2023/12/16 | 中央通訊社

回應烏克蘭脫俄入歐渴望,歐盟啟動入盟談判,智庫:烏克蘭有強健經濟潛力

歐盟高峰會14日做出歷史性決定,啟動與烏克蘭的入盟談判,回應烏克蘭人民希望「脱俄入歐」的渴望。智庫維也納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份報告評估,烏克蘭具備入盟的強健經濟競爭力,若成功入盟,擴大歐洲出口市場,將有助於該國戰後復甦。

2023/12/07 | 方格子vocus

24節氣「大雪」深度探索:歷史、文化、養生、禁忌,與節氣的當代意義

現代生活中,大雪節氣的意義可能與古代有所不同,但它仍然提醒我們要關注自然變化並調整我們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透過合適的飲食、適當的生活習慣,還是通過欣賞季節的變化,大雪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來重新連接自然,並在繁忙的生活中尋找平衡。

2023/11/29 | 美通社

Ubiquity Sprouting Corporation 啟用臺灣首個日產1,000公斤花生芽創新設施

Ubiquity Sprouting Corporation是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大規模、有機,且在無化學藥劑使用下種植花生芽的公司,公司的願景是為社區提供當地食材供應,致力於實現可持續發展,共創更美好的地球。

TNL+ 2023/11/12 | 柳金財

中共努力解決「三農問題」,「兩岸農業交流大會」更是把希望放到了台灣人民身上

後疫情時代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將逐漸恢復熱絡之際,若農會及地方政府僅能尋求「自力救濟」,中央與地方、政府與農會不具共識難以發揮協力夥伴關係,這恐不利於台灣農業整體發展。

2023/11/08 | 王昱晴

印度首都又見嚴重霧霾,學校持續停課中,專家形容:如每天吸入25到30根香菸

自上週五開始,在印度首都新德里(New Delhi)測得的空氣品質指數是「危險」標準的兩倍,PM 2.5濃度更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80倍。一名肺部專家形容,在新德里的空氣中所含的有毒物質,就像每天抽25到30根香菸。

2023/10/11 | Swissinfo瑞士資訊中文

歐盟進口食品10%驗出禁用農藥殘留,瑞士消費者面臨健康風險?

新害蟲種類的降臨以及愈來愈多劇毒農藥的日漸淘汰,迫使歐洲不得不訴諸於批准農藥緊急授權的方式來應對蟲害侵襲。

2023/10/06 | 中央通訊社

《日經亞洲》:台灣將公布關鍵技術保護清單,防堵外流中國;國科會:年底前召開審議會

國科會指出,關鍵技術審查評估重點將依國安法規定進行認定,所謂「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指若流入外國、中國、香港、澳門或境外敵對勢力,將重大損害國家安全、產業競爭力或經濟發展。同時,「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首先,基於國際公約、國防需要或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考量,應進行管制;第二,可促使我國產生領導型技術或大幅提升重要產業競爭力。

2023/09/26 | 《思想坦克》

問題不在巴西蛋,而是國內黑心蛋商,陳吉仲很傻地承擔這一切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全球禽流感盛行、全球性通貨膨脹、數十年來國內雞蛋產銷的缺陷、部分黑心蛋商的僥倖與黑心政客的打擊,陳吉仲部長很傻地承擔了一切。進口雞蛋的政策沒有錯,這安定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穩定了疫情之後經濟復甦中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