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蔡孟凱

蔡孟凱

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揚琴主修,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一個發展不是太成功的音樂人,最大心願是能一手彈琴、一手執筆度過平凡的每一天。

劇場綠豆糕

故事工廠舞台劇《媽,別鬧了!》不時讓我想起《葬送的芙莉蓮》,但在IP轉譯上卻有著難以忽視的短板

TNL+ 藝文 蔡孟凱

觀看故事工廠製作、黃彥霖編導的《媽,別鬧了!》舞台劇版時,我腦海中不時浮現芙莉蓮和弗爾的這段對話。雖然第16話稱不上是《葬送的芙莉蓮》最具話題的一幕,但對於逝去的與留下來的人們之間,未亡人該如何記憶逝者、追悼逝者、進而無愧於逝者,卻有著深刻而致遠的追問。

劇場綠豆糕_(1)

坂本龍一舞台遺作《TIME》評析:大師的終末之旅,屬於時代、亞洲與一代樂人的深刻註腳

TNL+ 藝文 蔡孟凱

客觀的說,無論是機遇音樂或是多媒體劇場,《async》、《TIME》、《12》的創作主題或表現形式都稱不上新穎,要說它們有什麼突破性或顛覆性的歷史意義,更是過譽。但它們卻因為創作者是坂本龍一而顯得如此獨特。

劇場綠豆糕

2024上半年值得期待的五部劇場表演:已故作曲大師坂本龍一領銜,分別探討文學、性別與國家議題

TNL+ 藝文 蔡孟凱

在迎接春節之前,讓我嚴選今年上半年五個劇場節目,推薦給《關鍵評論網》的各位讀者。這些節目或改編自各個世代的文學佳作、或探討臺灣難以言明的國際處境、或輾轉於曖昧悱惻的愛與性別,編織出上半年繁華奇彩的劇場樣貌。

劇場綠豆糕_(2)

表演工作坊《隱藏的寶藏》:賴聲川老調重彈仍翻出新氣象,說教也能有趣漂亮

TNL+ 藝文 蔡孟凱

在劇場裡要說教說的動聽感人並不容易,《隱藏的寶藏》卻達到了。不僅表現出賴聲川數十年的編導功力,其對左派形象的回望與詮釋,也展現了上一代藝術家如何面對他們曾經經歷的顛簸歲月,並從中拾掇足以回應當代的片刻靈光。

劇場綠豆糕

【2023台灣年度表演藝術回顧】IP、音樂劇、白色恐怖,三大關鍵字寫下時代註腳

TNL+ 藝文 蔡孟凱

若說北藝中心讓大劇院時代在2022年找回它的最後一塊拼圖,2023年則是各地中小場館藉著爆量的展演進入大眾的眼光。隨著各大團隊、場館機構反覆摸索自身定位,產業環境也隨之緩緩位移。於此同時,今年在表演藝術圈的展演趨勢似乎也逐漸呈出某些有趣的動態,值得為今年的劇場留下些許註腳。

劇場綠豆糕

《台北大空襲》音樂劇:2.5次元的選擇與取捨,歷史該「沉重地」說還是「輕鬆地」說?

TNL+ 藝文 蔡孟凱

劇場《台北大空襲》觀看的深度是單薄的,所有戰亂時代下的殘酷抉擇抑或是殖民社會中的階級風暴,最終都只是點到為止、無法多說。但換個角度看,若IP轉譯的目的,是為了將劇場和桌遊兩個領域彼此嫁接,那麼音樂劇《台北大空襲》無疑是個優秀的製作。

劇場綠豆糕

《人間條件八-凡人歌》:吳念真沒有說謊,徹底實踐了「所有的喜劇都是他人的悲劇」

TNL+ 藝文 蔡孟凱

用吳念真自己的話來說,《人間條件八-凡人歌》是綠光劇團著名的國民戲劇「人間條件」系列,第一部沒有哭戲的喜劇。而我賞畢走出劇場時,一方面覺得他所言不假,但同時也有「上當」的感覺。吳念真沒有說謊,《人間條件八-凡人歌》是笑點滿滿、節奏流暢且毫無冷場的喜劇。但他沒有說的是:

劇場綠豆糕_(2)

東野圭吾感人至深的奇幻小說《解憂雜貨店》,果陀劇場如何改編展現「劇場的魔法」?

TNL+ 藝文 蔡孟凱

果陀劇場改編自東野圭吾同名小說的《解憂雜貨店》,2023重啟製作於水源劇場演出兩周。拜小說長年熱銷,以及電影版累積的討論聲量所賜,即便是一本東野圭吾都沒有看過的麻瓜觀眾如我,也能做些功課,或者說先幫自己「爆點雷」。那麼,劇場版《解憂雜貨店》的看點到底在哪?

劇場綠豆糕_(1)

台灣文青變成社畜的劇場主力如何變動?從《近乎正常》談國產音樂劇的「重製」與「原創」

TNL+ 藝文 蔡孟凱

國內表演藝術的觀眾組成以25歲至35歲為主力,且就我個人從事相關行業的觀察,相對於過去低票價的座位往往最容易售罄,近年來反而中高價位的票券更受觀眾的青睞。這或許代表著,這些剛從文青步入社畜的劇場主力消費群,有著更高的消費能力,因此願意為自己爭取更好的聲光效果與觀賞體驗。

劇場綠豆糕

抱著「在大眾劇場裡演一部電影」的野望,故事工廠的《天后》真準備好了嗎?

TNL+ 藝文 蔡孟凱

如果《天后》的思維,是透過幾個小畫面的調度來達到了某種角色情感上的飽和度,那為什麼不一開始便選擇中小型的劇場來做為表演場地呢?從這個面向來看,《天后》的創作邏輯固然足以自圓其說,卻又同時令人匪夷所思。

劇場綠豆糕

【劇場綠豆糕】迷失在破敗劇場裡的科幻神話:何以《鯨之嶋》可能是國表藝三館共製最令人惋惜的一屆?

TNL+ 藝文 蔡孟凱

劇場終究是殘忍的,國表藝場館共製的《鯨之嶋》宛如一台多頭馬車,三匹馬都有各自的步調和力道,搖搖欲墜地載著作品崎嶇前行。儘管可以感受到創作者的用心,但觀者也同時切身體會到整個作品的缺乏整合和分身乏術,無疑令人惋惜。

劇場綠豆糕

【劇場綠豆糕】河床劇團X福爾摩沙馬戲團《夢與陰影》:奇觀式展演風格,超越觀眾熟悉的馬戲語彙

TNL+ 藝文 蔡孟凱

今年的《夢與陰影》,是河床劇團和福爾摩沙馬戲團共同合作,而河床劇團意象劇場的美學精神,和當代馬戲高強度且高靈活度的肢體潛能將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讓《夢與陰影》迅即成為本年度國家兩廳院台灣國際藝術節最受關注的作品之一。

劇場綠豆糕

【劇場綠豆糕】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一部曲:當代視角的創世神話,無處排灣卻又無處不排灣

TNL+ 藝文 蔡孟凱

今年布拉瑞揚舞團問世的《我・我們》雖然打出了金獎級的全排灣族創作陣容——音樂總監Abao阿爆(阿仍仍)、視覺總監磊勒丹・巴瓦瓦隆,但卻徹底顛覆了近幾年的創作風格。觀眾沒有看到一般熟習的傳統服裝和原民歌舞,也沒有看到任何足以辨識、定義的圖騰符號,這又是為什麼?

劇場綠豆糕

【劇場綠豆糕】朱宗慶打擊樂團《木蘭》:京劇元素適當讓位,讓「音樂」與「劇場」得以分庭抗禮

TNL+ 藝文 蔡孟凱

朱宗慶打擊樂團2010首演、2013修訂重整的擊樂劇場《木蘭》,可能是這類「音樂劇場」作品裡頭最為成功的一個製作之一。而《木蘭》的文本不以我們耳熟能詳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情節和故事作為描述的主體,而是採非線性的敘事手法,將重心放在花木蘭在少女、軍人、歸鄉者之間的心境轉換。換言之,《木蘭》意不在塑造一個女英雄,而更像是一名平凡女子的成長故事。

68eb0ccoubrjdsjbgjllhhxc9nfie4

【2022台灣年度表演藝術回顧】「偶戲、沉浸、共製」三大關鍵字,疫後時代的劇場準備好了嗎?

TNL+ 藝文 蔡孟凱

今年台灣在各大藝術節百家爭鳴、各地場館與文化局處彼此拚搏的情況下,除去4至6月疫情還稍不明朗的這段時間,我們迎來了空前未有,表演炸量、節目爆滿的一個下半年。各種規模、形式、地點的表演節目不停在挑戰觀眾的想像和視野。而就像是在回應這個鉅變的時代,不論是面對疫情、科技,還是社群與歷史,每個節目都提出了不同的關照與反思。現在,讓我們從幾個關鍵字開始,回顧幾個本年度蔚為話題、廣獲迴響的劇場製作,看看疫情趨緩之後,劇場又發展了什麼新的功課。

3uvo1bdcs6pg3ujlput3wjkeersla5

當代馬戲創作從「奇觀展演」走向「劇場實踐」,如何回歸對「人」本身的關懷?

TNL+ 藝文 蔡孟凱

在當代馬戲從「奇觀展演」走向「劇場實踐」的過程中,其實回歸的是一種對「人」本身的關懷——表演者不再僅是技藝的呈現者,而是一個以馬戲說故事的人,在技巧與藝競的背後挖掘表演者對生命、個人、文化的觀照與詰問。相信在時間與舞台的打磨之下,台灣的當代馬戲將會綻放出令人驚豔的獨特面貌。

p8pogim3g7qgka0cqvpgexhdl7vhwo

歌劇院要開始賣義美小泡芙了嗎?關於國表藝新任董事長的質疑與思考

TNL+ 藝文 蔡孟凱

經過兩年多的疫情衝擊,表演藝術界至今仍未能完全找回原本的運作步調。在劇場仍只有疫情前約六成消費力的低迷現狀之下,更需要一個足以領導產業突破困境的領銜者。對於這麼一個舉足輕重的位置,藝文社群恐怕並沒有那種「讓誰試著做做看」的閒情逸致。

20211216-_DSC2056

【劇場】藝術與沉浸式科技的碰撞,從《蕩寇誌・終極英雄》看「影像轉譯」的成與敗

藝文 蔡孟凱

近年來,針對「沉浸式劇場」的創作與討論層出不窮,或許國內仍未能稱之「顯學」,卻無疑是近年藝文界極其矚目的key word。而如雙融域和當代傳奇劇場《蕩寇誌・終極英雄》如此高規格,科技藝術與表演藝術的結合,雖不致後無來者卻也足以堪稱前無古人。

b7evv7o62305fevdw5h3fbdmgbm9vq

【劇場】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請辭震撼彈,公部門與公營劇團的歷史包袱再度浮上檯面

藝文 蔡孟凱

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此前拋出請辭震撼彈。有鑑於此,這篇文章嘗試對於公權力成立及經營公營劇團的議題提出若干思考方向,若現今的混亂和迷惘,能夠喚起藝文社群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和討論,我想或許可以是這個事件對國內戲曲環境僅存的一點積極意義。

ny6u6ilmbakube87pvmvfkjdouvkuw

疫情下的白晝之夜:我們只能在自家電腦前盯著城市地圖,假裝流浪、佯裝微醺

藝文 蔡孟凱

過往,若是疫情沒有走進我們的生活,我誠心等待白晝之夜在臺灣還能夠進化的可能樣貌。但如今,我只願明年的白晝過後,我們能有希望奪回那個真正自由的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