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卓越新聞電子報》

《卓越新聞電子報》

我們需要瞭解媒體。媒體就是環境、就是文化!

AI writing

生成式AI進入新聞室,媒體產業如何應對技術與倫理難題?

生成式AI迅速改變新聞產業,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和新聞攝影協會舉辦系列論壇,探討AI技術的應用和挑戰。多位記者分享了AI在新聞製作中的實務案例,並深入探討AI對新聞價值和媒���倫理的影響。

shutterstock_2400316041

亞洲各國媒體人分享:大選期間如何抵抗政治假新聞?編輯室內該怎麼面對認知作戰?

今年被稱為「大選年」,全球約有半數人口將參與投票。選民需要依靠真實資訊做出理性選擇,選出理想的候選人,但錯假訊息的蔓延卻威脅著民主的正常運作。本次論壇邀請亞太各國媒體探討在大選期間如何偵測不斷變化的錯假訊息、查核過程中的挑戰,以及媒體編輯室應如何應對認知作戰的威脅。

shutterstock_2250546155

六國民眾如何看待新聞中的生成式AI?多數不認為對閱聽眾帶來實質性好處

隨著時間推移,公共辯論、社會輿論與新聞報導會是引領生成式AI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調查了6個國家民眾對新聞中生成式AI的看法。該調查收集了超過1萬2000份問卷,並分析了四大面向:生成式AI的認知與使用、預期影響、記者的應用現況,以及民眾對記者應用AI的期望。

AI writing

李怡志:新聞媒體如何與人工智慧協作?交由AI撰稿可能引發哪些風險?

在媒體數位化的今天,留言引導和管理已成為媒體工作的重要一環。如今媒體可利用留言機器人來引導留言或判斷是否隱藏不當留言。然而,政大傳播學院新聞系助理教授李怡志表示,數據型報導可以由AI撰寫,但一般性文章最好由人類來撰寫,否則機器學習到的內容將變得僵化,失去多樣性。

資訊戰

境內境外政治勢力操控資訊干預選舉,挑戰全球與台灣社會的抵抗��

在全球化與數位化時代,政治勢力對媒體的控制和資訊操控已成為各國民主制度的重要挑戰。從印度的政治干預、韓國記者壓迫、泰國政治變動到台灣的資訊戰,各國在保護媒體獨立性和公民資訊權益上面臨深刻考驗。未來,如何平衡政府管理與媒體自由,並提升公眾的資訊識讀能力,將決定這些國家民主發展的方向與成效。

shutterstock_653169703

報導若只有論述,就像是黑白電影:資深記者解析人物深度報導的流量密碼

簡竹書回憶初入《壹週刊》時,專注於理論論述而忽視「人」的部分。可是當時的主管認為,她的報導中「人」的要素過於淡薄,難以激起讀者的興趣,要求她對人的故事有更多著墨。後來她慢慢了解到,一篇深度報導如果只有論述,就像是一部黑白電影,難以引起民眾的共鳴。

shutterstock_2461605687

假消息、錯誤資訊滿天飛:調查顯示僅四成民眾相信新聞報導,全球媒體面臨「信任危機」

今年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參與國家選舉,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的報告提到,大眾對新聞業的信任問題,「幾乎所有的媒體,即使未明說,要求大眾相信新聞報導」。記者與消息來源交談、受訪者的言論、以及引述數據均應可靠。然而,調查47個國家的結果顯示,公眾大多數時候並不相信大部分的新聞。

shutterstock_2464134903

亞洲各國選舉添地緣政治變數,日本《共同社》主筆:媒體不應該扮演政府「啦啦隊」

在選舉中,媒體的角色不可或缺,日本《共同通訊社》的主筆杉田弘毅批評日本媒體像「啦啦隊」,成為政府宣傳的工具,認為媒體應有自覺。韓國《MBC》記者李奇柱則指,媒體應跳脫政治兩極化的框架,不要迎合政府立場和閱聽人口味。

shutterstock_2401982747

2024台灣選舉統獨議題成焦點,AI主播上線、手語看奧運等創新敘事促媒體轉型

隨著總統大選在2024年1月舉行,新聞報導焦點著重於與中國緊繃關係。中國宣稱擁有台灣領土主權,有關統一和獨立的不同論點經常在媒體上出現。而有關選舉的媒體戰持續進行的同時,台灣媒體也開始以新模式敘事,試圖解決問題並與讀者互動。

shutterstock_1954985182

閱聽眾「新聞迴避」比例創新高,近四成認為「令人沮喪」和「無情」是主因

《2024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指出,選擇性迴避新聞的比例創下高峰。一位45歲的英國婦女受訪時表示:「現在世界上的新聞太令人沮喪了,大多數新聞頻道都在報導同樣的事情。」報告中還提到,新聞不僅「令人沮喪」,而且「無情」。

shutterstock_2410765915

【講座】李雪莉、楊貴智:新聞社交時代如何突破社群離散,與讀者建立真實連結?

《報導者》李雪莉做出的許多新聞敘事創新實驗,並建立與不同分眾的對話也是與讀者交往的策略之一;楊貴智則提到,《法律白話文運動》為了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長期積極地參加各種實體活動把握與讀者互動的機會。他們希望能從讀者的手機螢幕中跳脫出來,從而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親近感。

shutterstock_2425860711

如何讓AI真正幫到自己?善用「思維鏈」提問,別只當成關鍵字的搜尋引擎

除了節省時間和協助創意發想,生成式AI也能提升顧客滿意度和掌握市場動態。麻省理工學院的調查顯示,生成式AI能顯著縮短起草時間。專欄作家鄭緯筌建議,雖然AI能力強大,但最好在腦中有初步藍圖,再讓AI進行草稿撰寫或創意發想。

shutterstock_2447982425

假消息紛飛、媒體難獲利、流量下跌⋯⋯全球39%受訪者為何刻意「迴避新聞」?

擔憂媒體受到政治與商業考量影響,匈牙利和希臘為報告中信任度最低的國家與地區。調查顯示,新聞影片的觀看來源主要為網路平台而不是新聞網站,弱化了媒體獲利機會和建立連結的可能。此外,新聞獲利不佳的經濟困難,也使媒體更難以抵禦來自政府或商業巨頭的亟欲控制敘事與影響報導的壓力,影響新聞獨立性。

bz8h6tpq2g503mh6kkr20d2ogonh8a

俄羅斯以生成AI影響美國大選,病毒式傳播只要「降低社會信任度」就成功了

美國媒體《NPR》報導親俄羅斯立場的社群平台帳號,利用深度偽造技術,造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與記者的關於烏俄戰爭的問答。過去只有少數好萊塢電影公司掌握合成技術,如今「任何人都能生成」新的AI影像,包括帶有自己聲音或動作的影片,「即使從來沒有那麼說、那麼做過」。

shutterstock_2449834273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氣候記者面臨的威脅與暴力竟也跟著增加?

調查顯示,全球近半數報導氣候危機的記者曾因工作受到威脅,11%更遭受過身體暴力,這些數據揭示了記者在揭露環境問題時面臨的巨大壓力和危險。許多記者在報導氣候變遷時面臨心理健康問題,長期的壓力和恐懼使他們心理負擔加重。調查建議,新聞機構應制定心理健康策略以支持這些記者。

shutterstock_2410369751

生成式AI襲來!民眾防範假訊息除了靠查核組織,還能如何自救?

陳偉婷表示,由於AI假訊息的查證有相當的門檻,光靠查核組織其實遠遠不足。因此必須讓大眾意識到:AI雖然是一個好工具,但也有被惡用的可能,使民眾理解AI假訊息能做到什麼程度,以及如何防範,從基本體質提升台灣社會的假訊息抗性。

shutterstock_2082869113

2024總統大選期間台灣面對三種AI生成假訊息壓境,我們做對了什麼?

在今年的選舉中,AI假訊息之所以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台大新聞所所長洪貞玲認為除了技術尚未成熟,也因為���些造假���敘事基本上不合乎我們對於政治或這些政治人物的認識。對於未來將進行大選的國家,政府應採取主動、儘早準備,尤其是對於數位平台的立法管制,因為現在的資訊環境不同以往,多數的假訊息其實來自數位平台。

GettyImages-2157583676

美國人新收視習慣:「訂閱、觀看、取消、重複」,串流媒體獲利面臨挑戰

數據表明,消費者行為發生了急劇的轉變——無論是與過去有線電視時代觀眾大多只使用單一供應商的習慣,亦或是與串流媒體戰爭初期人們不斷增加串流服務的訂閱,而不進行刪減或切換的情況相比,現今的行為已經大不相同。這些遊牧訂閱者,正透過串流平台按月扣繳的訂閱制以及簡單的退訂流程,輕易的從一個平台跳槽到另一個。

shutterstock_231244522

2024普立茲獎揭示新聞業變革,網路媒體獲獎數首次超越傳統報社,揭示媒體環境三大轉變

今年普立茲獎共有12家網路媒體獲獎,而報社只有8家,這是網路媒體獲獎作品首次超越報社,象徵網路平台的興起與平面印刷的衰弱。當數位新聞內容的品質與產量皆急起直追,象徵報業榮景的時刻落���,10多年來,美國當地日報從主要新聞提供者轉變為附帶印刷版的線上新聞網站,新聞觀察者也持續熱烈爭論後報紙時代的地方新聞將何去何從。

shutterstock_1922810789

聊天機器人稱「莫迪是法西斯」惹議,印度選舉如何遭受AI造假與審查威脅?

印度人在網路的活動相當頻繁,涵蓋生活工作的各個層面。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分析了各國在未來10年將面臨的挑戰,印度面臨極高的資訊造假風險 。由於印度網路用戶規模龐大,比別國更早意識到AI帶來的風險,並警告社群平台須依循「明確規則」對平台上任何AI生成的「假造」內容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