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本土化

MG_8346

弱勢的強勢語言:本土語言政策「台客原均分」,為何說台語被政府忽視?

語文 讀者投書

「台語不該叫做閩南語」最近再度引發討論,凸顯了教育部本土語言政策的混亂。自1990年代以來,受到本土化浪潮的影響,台灣也在逐步推動本土語言,相繼設立原、客委會推動原、客語。然而,本土語言內部資源的分配不均、權責不明,似乎讓台灣離真正的「語言平權」越來越遠。

GettyImages-1239203834

趙鼎新被解職不只是學界內鬥,更是中國社會學科「西方化」與「本土化」之爭

TNL+ 中國 李少民

中共的社會學政策、也包括一些其他文科的政策,就越來越糊塗了。他們既要強調中共意識形態和中國特色,又要強調在歐美發表文章和參加世界排名,但這兩個目標是互相矛盾的。對於在中國的社會學者來說,如何發展中國社會學方向不明。

wc99acmxx7evwe2aafm0my7euzjni2

外界意外台灣大選結果:意識形態之爭進入「統獨疲勞」,選民回歸理性了嗎?

政治 歪脑|WHYNOT

今年的選舉有個明顯變化,就是統獨議題已經失去過去的熱度,因為沒有太陽花學運、香港反修例風波等重大議題刺激台灣人的危機感。雖然在裴洛西訪台、蔡英文訪美時,中國都會環台軍演,但是長期處於軍事威嚇下的台灣人對此已經疲勞。

v16goi7ps0phcfr1hvgcdvjnvf9a2f

回顧台灣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第一期��上):好戲上演,還是歹戲拖棚?

能源 讀者投書

回顧台灣離岸風電的發展歷程,2020年時,勇於冒險的開發商與環評顧問公司「推敲」政策,形成了「大圈海」與「大重疊」的亂象。同時,由於國內有第二階段離岸風電環評經驗的公司也只有兩家,環評公司與人才一位難求,猶如鬱金香狂熱,搶奪環評資源甚至成為了風電開發的前哨戰......

shutterstock_2041146986

建構多元樣貌的共同體台灣,避免「台灣」二字成為類似「中國」、「中華民族」的霸權框架

政治 讀者投書

主流政治運動口中的「我們都是台灣人」,僅是以福佬人的生命經驗為樣板,以自身的語言、文化與歷史感為台灣典範,超出這個範圍的「都不是台灣人」,原住民族、東南亞族裔都在這個版本的「台灣」中消失了。

GettyImages-481621818

2024台灣大選「李登輝幽靈」仍在遊蕩,三位總統候選人各自如何面對?

政治 方格子vocus

賴清德也好、柯文哲也罷,兩人即便都與「李登輝幽靈」發生互動,爭搶要繼承李登輝遺產,卻注定成不了新李登輝;侯友宜則困於「李登輝幽靈」一手步下的迷魂陣,在國民黨的本土與非本土路線鬥爭間,左右為難。

n79bxsepld6iq6bbmiuj9zu91ta5qc

【書評】小笠原欣幸《台灣總統選舉》:對變動中的台灣民情秩序,最為細緻入微的素描

TNL+ 政治 余杰

小笠原對蔡英文和民進黨提出忠告:「在這次選舉中,不時聽到『不同意民進黨就是反民主』這樣的論述,這種論點跟『不愛共產黨就等於不愛中國』是一樣的思考方式,如果民進黨再堅持這樣子的想法,那就真的會政權輪替了。」

shutterstock_386919685

《帝國,統治世界的邏輯》:每個民族在「蘇聯宿舍」都有自己的房間,只有俄羅斯沒有

歷史 精選書摘

蘇維埃帝國解體,俄羅斯人比其他民族更迫切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是誰?我們的身分是什麼?又該如何宣揚?俄羅斯真的可能是個「正常」的民族國家嗎?身為數百年來帝國綿延的核心要素,俄羅斯所有的經驗都是帝國的。他們如何在短短幾年內學會當一個民族國家?

shutterstock_296052083

被「迷信」加持的台灣:信徒一邊逢神必拜,佛教領袖們一邊積極介入政治

社會 歪脑|WHYNOT

台灣佛教領袖們普遍認為,既然在世間就擺脱不了政治,那還不如以積極的心態介入政治,教化社會,推動社會完善。這既台灣人間佛教精神的體現,也是宗教信仰與現代文明並肩前行的體現。同為華人社會,可是中國大陸因為有制度性阻礙,是很難實現的。

shutterstock_1920140036

《譯者即叛徒?》:熱區、舒適圈、佛系⋯⋯說穿了全是譯者偷懶直譯釀成的疫情

語文 精選書摘

少了這些外語直譯詞,中文難保不會被港台語和中國更巨大地影響我們。我倒寧可捨「論理」(logic)而屈就「邏輯」。語言又不是一潭死水。拉丁文作古兩千年了,朽木都能吐新芽,新拉丁文(Neo-Latin)裡的電腦、手機、網際網路樣樣不缺,誰又壓得住活跳跳的中文?

5xey9p5tzoulkbns84p3wkqk1s5584

迥異的身分認同和歷史記憶,缺乏在地論述連結的台灣能接棒香港紀念六四嗎?

政治 中央通訊社

去年底,香港大學拆除校園悼念六四死難者的作品「恥辱柱」後,民間團體「華人民主書院協會」發起募款,希望能在台灣重建,卻引出台灣為何要紀念中國民主運動的疑問。這起風波凸顯出台灣歷經20多年的本土化後,在紀念「六四」上無法迴避的身分認同問題,也進一步影響議題能否在台灣生根。

AP_492192989917

你說的藍是什麼藍(上):從「中華民族」到「台灣民族」,藍營支持者為何轉綠(或轉紅)?

我們反對一個東西很容易,但是擁護一個東西卻很困難。台灣在李登輝時代從「中華民族主義」到「台灣民族主義」的過度,陳水扁加強「本土化」與「台灣化」的意識,到馬英九推動兩岸經貿與文化交流的作法,讓一個個世代的藍營支持者轉向非藍的陣營。

shutterstock_302075378

給本土著作更多空間:紐西蘭國家圖書館淘汰60萬本外國書,學者嘆「文化破壞」

國際 林宜萱

紐西蘭國家圖書館近日決定將移除逾60萬本外國書,多出來的空間用來收藏本土著作。然而有些外國書十分古老而珍貴,若國家圖書館未列入館藏,未來很可能消失。學者認為,文化和文學是累積而來的,且紐西蘭是移民國家,過度強調本土化反而會使文化底蘊太狹隘。

camqd7cn1x6enuz6frltqxmg2n86j8

從近30年前的「古早民調」,可以看見李登輝如何改變台灣

政治 《思想坦克》

李登輝當總統的時代,對很多人來說或許已經沒什麼印象,但若找出當時的民調數據,比較那段時間台灣人對總統滿意度、統獨立場、軍人干政可能性的改變,便可看出李登輝對台灣帶來的改變。

RTXFZ35

李登輝最得意的不是民主化,而是提供台灣追求「國族本土化」時稱霸東亞經濟的想像空間

政治 精選轉載

李登輝最得意的不是民主化,而是提供了台灣人一個想像的空間——在台灣追求國族本土化的時刻如何實現東亞經濟小霸王的崛起。就任總統的那一刻,他每晚必定會被兩個問題輾轉難眠該如何走出「拉美陷阱」,又該如何避免走向「青瓦台悲劇」。

gziy5hvsevhp71h6qgbaz7ejxg7qi4

陳柏惟:「台灣國族主義」在李登輝時代誕生,並留下三個珍貴的政治遺產

政治 精選轉載

在李登輝留下的政治遺產中,有幾點輿論反應不一的政策,卻正好在這多災多難的2020,展現了其價值。

100938514_2662829267376319_4556550307772

海巡署最大巡防艦「嘉義艦」下水:我國軍艦命名如何從「中國風」走向「本土化」

社會 TNL 編輯

海巡署指出,考量嘉義縣內有嘉南平原、玉山等台灣重要地標,縣內漁業產量居中部縣市之冠,與最大噸位海巡旗艦相稱,因此命名「嘉義艦」。回顧我國海巡署及海軍船艦的命名,早期海軍船艦名字多來自「中國」脈絡,甚至有4艘我國軍艦和中國的軍艦「撞名」。

shutterstock_1380638303

《從宗教到政治》:檢視「黨國文化」遺緒與「兩岸文化交流」

教育 精選書摘

多數東海大學師生選擇遺忘一個重要事實:「東海��校所源」並非過去中國的所謂13所大學。東海不是它們的「翻版」,而是「從零開始」開辦的全新大學。

RTR2PTJO

如果台灣有能耐向中國開放,那為何不出去跟更寬廣的歐美世界開放?

社會 精選轉載

如果台灣人真的有能耐可以跟中國13億人口爭,為何不出去跟美國3億人爭,跟日本1億人爭,跟歐陸7億人口爭,這種「把台灣經濟命脈和人力資源單獨鎖進中國」的思維,難道不是一種政治陰謀?

photos_20785_1492656772_b4c2a6aabedbacad

《春嬌志明三部曲》:直男女的愛情音樂地理學

藝文 王萬睿

余春嬌和張志明這對歡喜冤家,陪了影迷7年時間,經歷北上中國工作與複雜的情感波折,三部曲的結尾似乎看到了比較穩定的關係,然而,兩人一直以來躊佇不前的戀情,誰敢說未來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